枳椇:树上结糖果 滋补又解酒
2025-01-23 16:08
枳椇,鼠李科、枳公式属、高大乔木,别称有“拐枣”“金钩子”“鸡距子”“枸”“万字果”等,高达10米多,嫩枝、幼叶背面、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,后脱落。叶片椭圆状卵形、宽卵形或心状卵形,长8—16厘米,宽6—11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心形,常不对称,边缘有细锯齿,表面无毛,背面沿叶脉或脉间有柔毛。每年6月开花,8—10月结果。
枳椇的“果实”其貌不扬,形状弯弯曲曲的,也没有美丽的的色泽。没吃过枳椇的人绝不认为它可以吃,以至于不屑一顾。但当你把它放在嘴里细嚼慢咽,你会觉得它如此甘甜。我们吃的并不是枳椇果实,而是它膨大的果柄,其含糖量可达47%,因而得名“糖果树”。枳椇不仅能酿酒还能解酒,喝了枳椇酿的酒,再来两颗枳椇解解酒,感觉就会舒适得多。
枳椇在我国的栽培和利用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。《诗经·小雅》有:“南山有枸,北山有楰。”据《词源》解释:“枸即枳椇,南山谓之秦岭。”三国时吴陆玑的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载:“枸树山木,其状如栌,高大如白杨,枝柯不直,子着枝端,大如指,长数寸,啖之甘美如饴,八九月熟。今官园种之,谓之木蜜。古语云枳椇来巢,言其味甘,故飞鸟慕而巢之。”《救荒本草》载:“叶面多纹脉边有细锯齿,开淡黄花结实状,似生姜有叉而细短,深茶褐色,故名拐枣,味甜,救饥摘取拐枣成熟者食之。”《本草拾遗》载:“止渴除烦,润五脏,利大小便,去膈上热,功用如蜜。”可见,在古代人们常以枳椇果腹充饥,又用枳椇治疗疾病。
古时秦巴山区、川南乌蒙山区枳椇树极多,古蜀人最早利用枳椇制作果酱,果酱放置久了不断发酵,渗出的液汁即是自然发酵的果酒。后来逐渐利用枳椇酿酒。枳椇果酒醇香美味,用枳椇酿酒代代流传。“金枪抖,乌骓走,退敌一碗拐枣酒。”唱诵的就是三国时张飞和赵云等大将在四川玉成豪饮枳椇酒,奋勇退敌数千的故事。
《滇南草本》记载:“治一切左瘫右痪,风湿麻木;能解酒毒,或泡酒服之,亦能舒筋络,久服轻身延年;化小儿疳积,健胃养脾。”自古以来,民间常用枳椇酒滋补强身,治疗风湿病。
成熟的枳椇果梗经霜后口感很甜。现代科学研究表明,枳椇果梗含糖分高达45%左右,此外,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,100克果梗肉中,含蛋白质0.31克,脂肪0.5克,维生素C23毫克,抗坏血酸60毫克,钙1.22毫克,铁3.47毫克,锌0.12毫克,铜0.74毫克,磷0.8毫克,还含有机酸、黄酮和酚类等活性功能成分,是药食价值较高的果品,生食熟食俱佳,具健胃、润五脏、补血等功效,被国家卫健委列入**批药食同源果品。
枳椇果梗除常用作鲜食水果和煲汤滋补外,还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,常用于熬制糖和饴膏、酿酒和果醋、制香槟和汽酒汽水,加工成果汁饮料、果脯、果酱、罐头、干粉、方便饮料枳椇晶、果露等。
由于枳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,近年来,陕西安康、贵州桐梓、山西临潼、湖北黄石、江西宜春、广东五桂山和三乡等很多地方,都在野生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人工种植,发展枳椇产业。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更是以枳椇产业作为长效增收产业,种植枳椇面积达40万亩,旬阳枳椇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大批销往韩国、日本和印度等国。当地的公司还开展枳椇深加工技术研发,生产枳椇醋、茶、果汁饮料、原浆酒、护肝保健品等系列产品,年产值过亿元。旬阳县把小枳椇做成大产业,中外闻名。
下一篇:松树:傲骨峥嵘 百木之长
上一篇:五颜六色——东北槭